奶油
开云手机官方网站入口发布于: 2015-05-25

传统意义上的奶油定义为,一种由水滴、脂肪结晶及一定气泡分散于奶油连续相中所组成的具有可塑性的“油包水”型乳化分散系统。大多数国家标准要求脂肪含量不低于80%,非脂乳固体含量不高于2%,水分含量不高于16%。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96462010《稀奶油、奶油和无水奶油》规定,我国奶油的理化指标:水分16.0%、脂肪80%、非脂乳固体2.0%、酸度(°T)≤20.0    

奶油的生产历史悠久。早在16世纪就有制作奶油的记载。在19世纪稀奶油分离机出现之前,人们才有精制法制作奶油,从牛乳中撇取稀奶油。然后将稀奶油放入木桶内,用木棒上下反复捣击,破坏脂肪球膜,以便取得比较纯净的奶油。也有用锅熬煮的办法来制作奶油。19世纪中期奶油分离机出现,可迅速有效的从牛乳中分离出稀奶油。20世纪后,奶油制作技术和工艺及各种现代化加工设备不断创新、完善,出现了连续式奶油制造机,并且具备自动控制水分和盐分的功能,生产出高产、优质的奶油,大大推进了奶油生产的发展。

奶油通常被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甜奶油、发酵(或酸性)奶油。甜奶油是由稀奶油制取的,搅拌后不进行发酵,奶油的pH6.4。甜奶油风味平淡、滑腻、奶油味。发酵奶油是由稀奶油发酵后制取的,奶油的pH≤5.1。发酵奶油的风味更为强了,有丁二酮味。另外按含盐量,奶油又可分为:无盐、加盐、特定加盐奶油。添加0.2%2%的食盐,可以使甜奶油获得更好的风味。

奶油的色泽从乳白色到淡黄色,深浅各有不同,所呈颜色主要是由于其中含有胡萝卜素。通常冬天的奶油呈淡黄色或白色。为了使奶油的颜色全年一致,秋冬往往加入色素以增加其颜色。奶油的硬度及组织状态受多种因素影响。奶油的硬度取决于奶油的凝固点(熔点),而凝固点取决于构成脂肪的脂肪酸中十八碳烯酸(油酸)的含量。一般油酸含量多则奶油软,含量少则奶油硬。质地良好的奶油,有好的涂抹性,不粘刀,不发脆,无水珠,无孔隙。

奶油中有一种特殊的芳香味,这种芳香主要是由挥发性游离脂肪酸、挥发性中性化合物等成分形成,丁二酮、二甲硫醚也是奶油风味的主要成分。

奶油需要冷藏,制造良好的奶油在-20以下至少可保存2年;如放在温度46的冰箱中,可存放20天。奶油存放时必须防止由于水分蒸发和光诱发的光氧化作用而导致的营养价值降低,以及腐败外观与风味的产生。由脂肪酶与细菌引起的奶油缺陷尽管最初是不明显,但是可能会引发奶油在贮存期间的品质恶化而导致保存期缩短。在冷藏期间,由于铜元素的存在而导致的自发氧化是影响奶油品质的主要因素,奶油中的铜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奶油的加工条件。

(三)无水奶油

无水奶油又叫重制奶油,是以稀奶油或奶油为原料,进一步加工制成的水分含量很低、不含蛋白质的奶油。制造工艺有:用稀奶油搅拌出来的奶油粒,经熔融后通过离心机,将脂肪与水分、蛋白质分离,再把油吸入真空蒸发器,在真空蒸发的状态下使水分含量达到0.1%以下。由于无水奶油水分含量很低,所以可以在室温下较长时间的保存。无水奶油可直接食用或煎、炸食品,食品加工。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96462010《稀奶油、奶油和无水奶油》规定,无水奶油的营养指标:水分0.1%、脂肪99.8%